当低空科技遇见跨国情谊,当实践体验架起交流桥梁。10月14日上午,南宁职业技术大学金葵广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2025年泰国佛统中等教育师生研学营的31名师生。在学校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的精心组织下,佛统府中等教育服务区办公室主任查雅努・苏茶娣博士带领13名泰国中等教育机构领导及18名泰国学生,沉浸式参与无人机体验及培训活动,在技术探索中深化中泰教育交流。

孙文娟为泰国师生做低空经济培训(南职融媒赵维靖/摄)
作为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推进中国— 东盟职业教育开放合作的重要实践,现场不仅划分了理论讲解区、模拟操作区与室外飞行区,还配备了资深技术人员组成专项指导组,全程提供双语教学与安全防护,确保国际师生的体验效果与活动安全。
“无人机如何实现场景应用?”“在泰国可以有哪些具体应用?” 在理论讲解环节,技术人员通过中泰双语,从飞行原理、设备构造到全球应用案例展开系统讲解,重点结合泰国农业发展需求,介绍了无人机在稻田测绘、作物巡检等场景的实用技术。
实操体验环节成为活动的“人气焦点”。在技术人员的一对一指导下,泰国学生分组上阵,手握遥控器完成无人机起飞、转向、定点降落等基础操作。初次操控无人机的查雅努・苏茶娣博士难掩兴奋:“第一次让无人机飞起来的时候特别紧张,在教员的帮助下成功完成动作,感觉像实现了‘飞行梦想’。”

泰国师生无人机培训现场(南职融媒维靖/摄)

泰国师生在操作无人机(南职融媒维靖/摄)
此次跨国无人机交流活动,既是我校技术成果的国际化展示,更是中泰教育界深化务实合作的生动缩影。通过“理论讲解+模拟操作+实景体验” 的三维模式,不仅让泰国师生直观感受了中国低空科技的发展实力,更搭建起职业教育理念互鉴的桥梁。科技无国界,教育促共生。未来学校将持续以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特色领域为纽带,打造更多“科技+文化”的国际交流品牌,为中国 — 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职教力量。
供 稿: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 周后红
一审一校: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 孙文娟
二审二校:党委宣传部 陈 诚 黄姿妮
三审三校:党委宣传部 杨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