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八桂职教网讯(通讯员 江小艳 陈诚)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优化机制、强化教育、弘扬典型、加强监督等举措,积极拓展师德师风建设新内涵,构建起“四维一体”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促使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配置“发动机”:优化机制建设,激发师德建设内生动力
学校党委严格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牵头部门明确、各二级学院和各直属部门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印发《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多个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制度,进一步激发师德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加强师德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党建、思政工作一起抓,构建“融入式”工作模式;鼓励教师在开展知识传授的同时,主动参与“大思政”“三全育人”工作实践,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撬起党员干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这一杠杆的有力支点,最终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开设“师德讲堂”
握紧“方向盘”:强化教育引领,确保师德建设方向正确
注重掌好“思想舵”。聚焦理论武装,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支部“三会一课”等多平台、多渠道、多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指示精神,持续开设“师德讲堂”,开展“大国工匠、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形成具有南职院特色的师德教育品牌活动。
注重把好“入口关”。抓好新教师“入职第一课”,定期开展新入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以党的创新理论、精神文化、职业道德与修养等作为“必修课”,为新教师开启教育事业生涯“正本清源”,把好师德师风方向。
注重抓好“传帮带”。印发《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等,实施“传承工程”,充分发挥校内资深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双师型”教师。
学校建成一支以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为领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拥有市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430余人次,其中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贡献奖等国家级各类人才20余人次,广西教学名师、广西工匠、广西技术能手等自治区级各类人才50余人次,南宁市特聘专家、南宁市首席技师等市级各类人才360余人次。

表彰先进典型
加装“净化器”:弘扬先进典型,创设尊崇师德的校园环境
学校注重弘扬师德先进典型,营造尊崇师德的校园文化环境,进而再以之浸润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师德师风优秀的先进典型事例深入挖掘和积极宣传,对立德树人成效显著的个人和集体予以充分肯定,营造全校“尊师、重教、兴学”的良好氛围。
强化典型宣传,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通过挖掘、宣传和展示师德为先、师能为重、育人为本的一线教师感人事迹,重点展示学校教师心灵之美、形象之美、职业之美,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目前已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播师德先进典型事迹80余人次。
构筑“防火墙”:加强督促检查,构建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
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成立师德考核委员会,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宣传教育、制度落实、考核评估等进行总把关。按照“教职工自评—学院(部门)师德考核小组进行评议—学校师德考核委员会审议”等程序,严格开展年度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工作。秉承“德能双育 知行并重”价值导向,将师德考核结果运用于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级、干部选任、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申报、继续教育、评奖评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推行“师德优先制”,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有效预防各类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克服“五唯”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业绩“双翼齐飞”。